11月3日,在“2011中国移动开发者大会”上,我以“移动互联网的新趋势”为主题,分享了个人对移动互联网产业的一些看法。本文概况了我主要的观点。
在2011年关于IT产业的最新报告中,KPCB(Kleiner Perkins Caufield & Byers)公司分析师玛丽·米克尔(Mary Meeker)提及了产业发展的几大趋势: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速度很快,远远超过收音机、电视和桌面互联网的普及速度,目前还处于移动互联发展的初期阶段;二、智能手机用户现在只有8亿多,而手机用户有56亿,前者的发展空间还很大;三、从文字界面(CLI)到图形界面(GUI),再到触摸、声音和体感控制等自然用户界面(NUI),在人机交互领域正在爆发一场革命。总的来说,规模庞大而且仍在快速扩展的移动互联网将给开发者们创造更多的机会。
尽管移动互联网的发展非常迅猛,但并不意味着PC会慢慢走向衰退、甚至退出历史舞台。整个IT产业正在由PC走向移动,从桌面互联走向移动互联,这反而加速了PC的功能与定义向其它的终端延伸,PC正在变成手机、变成电视、变成游戏机、变成阅读器、变成汽车……我十年前的一个预测会成为现实:任何有电的地方都有计算,有计算的地方都有智能,有智能的地方都可以上网,最终实现人人相联,人物相联,物物相联。
今天的移动互联产业已成功融合了三个产业的优势: PC的计算功能+互联网的连通功能+无线通讯的移动功能。具体来看移动互联产业的趋势,我认为会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移动互联网的市场规模可能十倍于桌面互联网。与传统的手机相比,智能手机(也包括Pad等终端)不仅是通讯设备,更是个人移动信息终端,而这正是传统手机厂商和电信运营商遇到挑战的原因。当手机越来越像PC的时候,操作系统势必会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如果说前些年是春秋战国,有十几个操作系统并存,目前智能终端操作系统已迈进属于iOS、Android和Windows Phone的三国时代。当移动互联网越来越普及,其市场规模可能会是桌面互联网的十多倍——它能让人们更好地享受到“云+端”的便利:它可以作为数据创造和呈现的工具,而把计算、存储、数据挖掘等工作让“云”来完成;同时,它也会成为工作和生活的平台,通过搜索、微博、LBS、购物等应用,它可以变成你的移动办公桌、记事本、钱包,成为个人的通信中心、计算中心和控制中心。
视频:展现移动互联的未来
第二,自然用户界面将主宰移动互联时代的人机交互。多年来,IT产业在人机界面领域的探索不外乎是希望让用户在操控终端时能获得更简单、更友好和更人性化的体验。这十年来,除多点触控之外,其他一些堪称是厚积薄发的自然人机交互技术成果也开始逐步走向市场。
首先是语音交互技术。在这一领域,包括语音识别、语音合成等诸多研究课题,但最难的当属不同语言间的实时语音翻译。微软公司的一个演示视频表现了一位有着印度口音的英文用户和一位说汉语普通话的用户如何通过Windows Phone来进行实时对话。显然,这个应用可以拓展到许多生活场景,甚至可以帮你交女朋友——微软亚太研发集团有一位中国的年轻工程师,最近找了个韩国女友,最大的苦恼就是两个人擅长的语言不一样、沟通比较困难,而这个交互系统就可以帮助他们消除沟通障碍。
其次是基于任何物体的表面进行输入和输出的技术。智能手机功能虽强大,但输入和输出方式一直可说是一个难以突破的瓶颈——无论屏幕多么大,虚拟键盘总显得不够用。在这方面,我们也取得了新的进展,能够让任何物体的表面,无论是桌面、墙面、纸面,甚至皮肤表面,都可以作为输入和输出的界面,真正做到了自然的输入和输出。
其三是与自然用户界面紧密结合的增强现实(AR)技术。通过NUI和AR技术,我们最终能把物理世界和虚拟世界结合在一起,消弭真实与虚幻的界限。
最后是智能化的学习能力——这种能力在当前已上市的Windows Phone中已部分实现。在新的Metro界面下,所有的信息都是围绕“你”来组织,包括你的朋友、你的音乐、你的视频、你买的东西——可以说,它将不仅是“懂“你的助理,更能成为“预测”你喜好和行动的伙伴。
第三,计算平台的融合----PC、平板电脑、手机和电视将基于统一的操作系统(OS)平台,与具有强大存储、计算、通讯功能的“云”相结合,提供丰富的工作、学习、娱乐和商务体验。“N屏+云”的一个好的例子就是Windows 8----它提供跨设备的支持, 具有简洁的Metro 界面,流畅的自然用户体验,以及强大的开发者环境和应用商店。
尽管手机的操作系统平台已经进入三国时代,但商务应用和社交平台以及云计算平台的风云变幻才刚刚开始。我期待着在未来的5-10年里,中国企业能在这个舞台上大展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