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Office出iPad版本跨越更多平台、Windows针对9英寸屏幕以下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面向开发者提供免费授权、“移动为先,云为先”,眼下微软CEO纳德拉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加速微软变革。种种颠覆之举,未来微软会是怎样的前途命运?正在经历巨变的IT产业未来将产生何种裂变?微软亚太研发集团将在这场转型中扮演何种角色?未来的研发究竟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模式?企业在这场经济变革中如何重新定位选择?就这些问题,《中国电子报》记者日前在上海独家采访了微软全球资深副总裁、亚太研发集团主席张亚勤。


    微软现在的变革是一种必然

 

我们正处在一个大变革的临界点上,所以微软必须变化,一种是被别人颠覆,被变化;另一种是自我颠覆,引领产业的变化。微软当然希望是第二种。

 

回应记者谈及的眼下微软巨变,张亚勤认为:“事实上微软的转型并不是随便发生的,而是一个长久的过程。包括此前微软所提的‘软件即服务’、‘云+端’、‘设备+服务’,以及最近的‘移动为先,云为先’战略,这一系列的战略演进,反映了整个产业的变化趋势。产业在快速变化,微软必须随之变化。”

 

张亚勤坦言,每隔15年、20年IT产业都将发生一个重大变化,每隔3~5年IT产业会发生一个小的变革,而眼下整个产业正处于一个大变革的临界点上。在这样的背景下微软必须变化,而这样的变化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被别人颠覆,被变化;另一种是认清形势,自己颠覆自己,引领变化,引导技术发展趋势。微软当然希望是第二种变化。

 

也许在很多人看来,微软最近的许多变化似乎是“情急之下乱出牌”的无奈之举,不得已而为之。

 

在微软工作多年的张亚勤认为,微软的文化、微软的基因其实是颠覆者的基因。无论是开始做Windows,还是后来做Office;无论是从消费者走向企业市场,还是从办公室走向娱乐场景。这都体现了微软的变化。从软件的产品形态来看,每一个新版本都要颠覆旧版本,新版本必须比旧版本好很多,大家才愿意去购买。所以微软必须革新,这是微软的文化也是微软存在和发展的必然。

 

在他看来,“设备+服务”与“移动为先、云为先”都是同样的战略,只是表述方式不一样。他认为,纳德拉现在的决定很清晰,这是微软在移动互联、云计算、大数据时代的必然选择。时代变了、技术变了、用户变了、商业模式变了,微软也必须变化,其实很多决定此前微软已经在做,只是在这个时间点公布出来。

 

IT话语权竞争其实是平台和入口的战争

 

从信息产业发展的各个阶段看,IT话语权的竞争其实是关于平台和入口的战争,谁拥有更多的入口,谁就能够获得更多的话语权。

 

从PC到互联网再到今天的移动互联时代,IT产业经历诸多变迁,在其中拥有更多话语权的公司从微软、英特尔到雅虎、谷歌、苹果、Facebook、亚马逊等,不断更替。在这些变化和竞争的背后,是什么左右了IT产业话语权的迁徙?

 

张亚勤认为,IT产业的话语权之争其实是围绕平台和入口的竞争,无论是PC、互联网还是移动互联网时代,所有的产品与服务都是为了抢占平台、抢占入口。在PC时代,PC的入口是操作系统,办公的入口是Office,互联网时代入口是浏览器、搜索。在PC时代入口很清晰,如果你掌握了操作系统基本就控制了整个生态系统。到了互联网时代,浏览器是入口、搜索是入口。到了移动互联、云时代,入口很多。云本身是入口,在端方面,操作系统是入口,浏览器是入口,搜索是入口,很多超级应用是入口。比如微信是入口,支付是入口,游戏是入口,位置是入口,设备也是入口。谁拿到的入口越多,谁的话语权就越大。

 

在他看来,无论是微软、谷歌还是苹果,所做的事情其实都是抢占入口。包括后来微软为什么要做云、要做设备、要买诺基亚、要做Surface,为什么要将Office放在iPad和安卓上,都是为了抢占入口。

 

面对现在的市场与竞争格局,张亚勤同样坦言:“现在的入口很多,也很分散。微软在Office方面是第一,而在其他有些领域可能排第二、第三。微软并不是在每一个地方都有绝对优势,因而在产业进行变革的时候,微软就有可能变成追随者,所以微软必须花大力气去改变。”

 

这就是大家看到这些年微软一直进行调整和变革的关键原因。而眼下微软的变化,张亚勤将它总结为几个关键词:跨平台、跨设备、充分拥抱开源。

 

谈及微软为什么要拥抱开源,他觉得关键原因如下,一是IT的边界变大了,渗透到每一产业,特别是在后端,开源十分重要。所以这个时候,我们必须拥抱开源,要去给开源作更多的贡献。二是提供服务与提供产品有很大的差别。产品时代,需要销售自己的产品,但服务时代,用户只在乎是否能得到最好的服务,并不在意服务里是销售自己的产品还是开源的东西,服务具有更大的包容性。三是生态系统的变化,过去开发者都主要集中在微软的生态系统中,现在他们不仅在微软的生态系统里,还在开源生态系统中,所以微软想要赢得开发者、构建新的生态系统,必须拥抱开源,拥抱开源生态系统。

 

互联网进入物理化时代

 

人类进入信息生活的历史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从1950年到2010年是物理世界互联网化阶段;从2011年到未来的一段时间,是互联网世界物理化阶段。

 

今天云、大数据、移动互联的兴起,正在引爆整个社会的商业变革,在各行各业遭遇“互联网思维”冲击的背后,张亚勤有更多深层次的思考。

 

张亚勤认为,放大时间尺度来看,人类进入信息生活的历史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从1950年到2010年是物理世界互联网化阶段;从2011年到未来的一段时间,是互联网世界物理化阶段。

 

他坦言,物理世界互联网化是一个小鱼吃大鱼的过程,经历了从巨型机-大型机-中型机-小型机-PC-手机/平板的演变,概括起来不外乎是把物理世界中的文档、数据、业务流程和人等对象,进行抽象化、计算机化、虚拟化和互联化的过程。

 

而演变到今天,互联网世界的技术创新、经济模式和人的行为模式,正在深刻地影响着物理世界。随着移动互联、大数据、云计算、机器学习和传感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商业模式和思维模式、互联网的消费心理和习惯,席卷了零售、物流、娱乐、制造、金融等行业,并将波及所有行业。虚实两个世界的界限会更加模糊,乃至交融。张亚勤把这种现象称之为互联网物理化。

 

互联网物理化的技术前提,是近年来逐渐成熟并正在普及的传感器、更小也更低功耗的计算与存储、自然人机交互、机器学习、神经网络、IPV6、三维显示、三维打印、新材料等技术。这个阶段是希望在互联网上创建一个更逼真的世界,这个新世界的“物体”与“规律”会更加频繁与深刻地影响物理世界。典型的应用场景包括车联网、工业互联网、可穿戴设备互联网、智能家电等。

 

张亚勤说:“最近产业谈到的‘互联网思维’,可以看做是互联网物理化影响民生的通俗版,被频繁引用的微信、余额宝、嘀嘀打车、比特币、Tesla汽车等,也许很多只是在试错阶段,但正是在不同环节重构了经济生产要素。而‘产业互联网’、‘工业互联网’等概念则是互联网物理化影响经济的产经版。”

 

基于模型的研发和迭代式开发同样重要

 

基础研究、基于模型的研发依然是必需的,很多颠覆性的核心技术需要用这样的方式进行研发,而与场景、应用结合的东西,可以采用迭代式的开发模式。

 

当越来越多的以快速迭代方式开发出来的应用与服务被市场热炒,当开发运营一体化、敏捷开发、迭代式开发、“众包”等研发模式越来越流行,传统的基础研究、基于模型、实验式研究似乎开始被人们淡忘。

 

张亚勤认为,事实上无论是现在还是未来,这两种研发模式都将也必须同时存在。“基础研究、基于模型的研发依然是必需的。很多颠覆性的、根本性的核心技术也需要这种方式进行研发,而与场景、应用结合的东西,可以采用迭代式的开发模式。”

 

他说,科学与技术的研发模式经历许多的演进。包括最早靠观察、靠仪器去观天象,包括牛顿、爱因斯坦靠公式、靠理论、靠数学模型等进行研究,包括今天利用大数据来进行研发等。微软研究院的吉姆·格雷几年前写了一本书《第四范式:数据密集型科学发现》,讲述的是在海量数据和无处不在的网络上发展起来的,与实验科学、理论推演、计算机仿真这三种科研范式相辅相成的科学研究模式。

 

“现在,我们靠数据、靠计算,很多时候不一定有物理模型便可以得出结果,或者有模型,在模型的基础上产生新的东西、新的预测、新的结果。”张亚勤说,“在某种情况下,因果关系变得相对不那么重要,而相关性变得更加重要。我们依据数据也搞不清楚为什么,但是用户就是这么想的,数据是这样告诉我们的,于是我们马上做,快速迭代。”这是现在很流行也是很重要的研发模式。

 

但张亚勤同时强调,这并不意味着模型和理论就不重要、过时了,很多重要的研发、重要的突破是将两者结合起来。他谈及微软在语音识别方面这几年的研发突破,坦言这些成果实际上结合了深度学习、人工网络、神经元、算法和模型、大数据,最终获得突破。“如果每天只是看用户需要什么,就去做什么,要想获得根本突破是很难做到的。”张亚勤说,理论+数据迭代+用户回馈,这种研发模式会更有效、更科学。

 

应该说从产品化向服务化转型、向云迁徙,研发模式、研发方法与过去有很大的不同。张亚勤透露微软在研发Microsoft Azure、Office 365等许多不为外人所知的变化。他说:“过去微软的基本研发流程是,先进行全球用户需求调查,开发团队的PM(产品经理)进行用户需求调研,发现用户需要什么东西,这些需求、功能、优先级如何,并将这些信息交给研发。研发团队进行任务分解,反馈完成所需的时间,设定功能的优先级,然后推向市场,收集反馈,两三年之后,在下一版本修改添加新功能。”

 

张亚勤坦言,公司转向服务化与云化之后研发模式会有很大的变化。比如“开发运维一体化”,即工程师既要做产品开发又要做服务运维,只要出现问题,无论是功能问题、体验问题还是服务运维问题,研发人员都会第一时间获知,并立刻修改。比如“修改与测试方式”,过去是以离线方式进行测试现在改变为在线测试。比如“产品与服务的更新周期”也变了,他举了微软SQL数据库的更新例子,原来是两年推出一个版本,之后变成半年一个版本,再后来是一个月更新一个版本,最近开始的更新周期是一周一个版本。

 

他强调,现在微软的研发模式体现了很强的整合性,即开发与运维深度结合,基础研究、产品开发、运营与科学理论、理论建模、大数据分析等是连在一起、整合在一起的。

 

希望成为推动微软转型“再快一点”的“极客”

 

我希望微软亚太研发集团在未来8年或者未来15年,不仅仅是扮演公司的人才中心、工程开发中心的角色,更希望能够成为推动公司加速自我颠覆的“极客”。

 

至今年,微软亚太研发集团成立8周年,如果从亚洲研究院建立算起,已经拥有15年的历史,并成为微软公司在美国之外规模最大、职能最完备的研发基地。应该说过去这些年,尽管微软亚太研发集团创造了许多奇迹,也承担了非常多的核心研发,但基本上还是在全球的大格局下去做研发,“跟随性”较多。微软亚太研发集团有没有可能释放更大的能量,真正成为推手、成为引擎去驱动微软公司加速转型?

 

张亚勤透露,这是他正在积极推动微软亚太研发集团即将开启新征程的重要部分。在过去,微软亚太研发集团更多扮演的是公司人才中心、研发工程中心的角色,尽管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但纳德拉说微软是饥饿的新公司。下一步,我们希望能够在驱动公司转型、推动公司创新上发挥更大的作用,成为“创新极客”。当一个公司比较大的时候,有时候转型会需要时间,我们希望推动它加速,希望把更多的信息、文化、创新传递到美国,对公司转型形成更多正面的影响。

 

张亚勤说,现在我们在中国看到的很多东西在美国是看不到的。例如,这里的需求、这里的应用、这里的规模,包括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非常多的信息都是美国看不到的,无法理解的。我们希望做更多颠覆性的东西,做更多的尝试。一是我们的工程师、研发人员都很年轻,有非常多的创新激情和智慧。二是这个市场有非常大、非常鲜活的需求。三是有很多事情都可以最先在中国尝试,再拿到美国去,过去我们都是在美国尝试然后拿到中国来做本地化。

 

此文转自《中国电子报》 2014年4月29日记者 李佳诗

话题:



0

推荐

张亚勤

张亚勤

64篇文章 9年前更新

1966年出生于山西太原,12岁考入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23岁获得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电气工程博士学位 (1989)。微软全球资深副总裁、微软亚太研发集团主席、微软(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数字影像和视频技术、 多媒体通讯及 Internet 方面的世界级专家。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