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这本书的起因, 要感谢开复。两年前博鳌论坛期间,开复建议以我的经历写一本书。的确有很多人提出过以我的经历写本书,但是我一直觉得没什么可写的,而且一写书感觉象是要作总结似的。 但是开复说,“出本书吧,你的经历可能对年轻人有帮助。” 后来本书的作者世英再提写书事宜的时候,我就接受了。
这些年来,我一直忙忙碌碌的,伴随着技术和产业的迅速发展,思考得更多的都是现在和未来,却很少想过去的事。 借助这本书, 通过作者帮助,我也有一个机会梳理和回想过去的一些故事和情节。
其实,我一直认为,我个人的成长故事很平凡并不是一个特例。生逢大时代的机遇,我们这一代人才有可能踏着时代的脉博进步。 我出生在1966年; 在1978年改革开放恢复高考的第一年,考上中国科技大学试点少年班;在中科大度过7年后赴美攻读博士学位,在美国工作多年后回国,历经中国信息产业迅速发展的进程…那是一段求智的岁月, 追寻理想、追随智慧,少年远行、负笈美国,回国工作。
这么多年,我觉得自己最幸运的就是与许多充满智慧的师长朋友相识。我与夏老师早在美国留学时就认识,景安当然更是认识最久的,就象家人一样。过去的十多年里,宏江一直是最亲密的同事,我们的想法总是高度惊人的相似。而且遇到任何难办的事情,我就交给宏江,他总是能顺利的完成。……
21世纪有两个最重要的变化, 第一是信息化的浪潮席卷全球,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改变了商业模式;第二是中国的崛起,走上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舞台。我很幸运地工作生活在这两大变化的交汇点上。
如果我的人生选择和成长故事,能给大家带一些启示,给青少年朋友带来帮助,我愿意更多分享。如果有一百个人读这个书,哪怕有一个能够学到点东西,我觉得那也是值得的。
0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