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今年五月,微软又召开一年一度的CEO峰会,出席会议的都是全球顶级的企业家或投资家,大家在一起讨论产业、经济和社会等话题。印象最深的是第二天下午的讨论结束后,大家一起坐船去盖茨家。近两个小时的行程中,我们一边欣赏两岸景色,一边散淡地聊天。晚宴也不设座位,让与会者充分地交谈和交流。我结识了几位有趣的人物,发现他们身上有一些共同品质:很强的使命感与自信心,准确的判断力,简化问题的能力,以及宽广胸襟和良好心态。把这些素质结合起来,人就变得成功,而且往往也很可爱。

巴菲特 —— 报童到股神

我以前和巴菲特碰过几次面,但只打了一下招呼。在这次会议,我俩有了更多的接触,我向他请教一些问题,他都答得很简明坦率。

对投资具有准确的判断力,正是巴菲特独到之处。上个世纪70年代,美国的股市曾经极度高涨,巴菲特觉得根本没有办法赚到钱,他甚至一度想解散自己的公司。不久以后,美国即进入熊市。

除了巴菲特,近半年中,我和前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投资大师罗杰斯都碰过面,他们对于中国市场的判断分析往往不太一样。巴菲特虽然对中国市场长线看好,但他认为目前中国股市的价格、房价等都太高了,整个都有泡沫。

也正是这次聊天,让我对他的个人经历充满了好奇。于是,在他本人推荐下,我买了一本巴菲特的传记,他认为这是写得最真实的一个版本。

书中介绍,巴菲特的父亲是参议员,虽然拥有优越的家庭环境,但巴菲特和其他美国男孩一样,从小就给人送报纸。不同的是,巴菲特会用心地设计出最经济、最高效的送报路线,每天他要递送500份报纸,赚的钱比一个普通职员还多。“赚钱”,对于巴菲特来说是一种使命感。即使生病,他也会让母亲去帮忙送报。但有趣的是,收钱的事儿他从来不让别人代劳,包括他的母亲。成年以后,看财务报表成了巴菲特的一大爱好。也正是这一爱好,弄得他有段时间和家人的关系很紧张。因为他把大部分时间都花在看公司的财报上,甚至连孩子生了病,他都不问一声,依旧是钻到房间研究那些数字。

过去我对投资、股票一直有一些偏见,认为它们是短线炒作,是一种投机行为。但经过和巴菲特的谈话,我发现它们还是起到了一定流动和实现价值的作用。我也比较认同巴菲特坚持价值投资的原则,他几乎不涉及金融衍生品。我个人的观点是,金融衍生品完全就是在赌博。现在的资本市场,应该只是起到催化作用,而不应该是主导,因为它们本身并不创造价值。

客观地讲,巴菲特还是一位很有人情味儿的投资家。1965年,他收购了伯克希尔-哈撒韦纺织厂,其实光从投资回报的角度来说,最好的方式是将纺织厂卖掉,将所得资金投入到保险业、银行业等回报更高的产业中去,但考虑到有那么多的纺织工人靠这份工作生活,他放弃了这个想法。

巴菲特被推为股神,是因为他对投资有独到和准确的判断力。其实,在生活中巴菲特很爱打桥牌,个性也很单纯,和他聊天,你会感觉他的那种率性、真实,特别像小孩子。

 

杰克•韦尔奇

峰会之后,我就要去马来西亚参加部长以上级的咨询会议。所以当我看到这些顶级的企业家“扎堆”,便想问问这些聪明人的想法和建议。结果,我问到的所有人都直截了地说对这个领域不了解,其中包括GE前CEO-杰克•韦尔奇。其实凭借他的阅历和见识,完全可以随便讲几句,敷衍我一下。但是他非常地坦诚,我想,这也正是其自信的一种表现。

在这次峰会中,韦尔奇连用了三个“不可思议”来形容中国的变化。他称赞微软长期关注中国,并将最适合的人员派往中国的做法:“很有战略眼光和远见”。对韦尔奇我一直是比较敬佩和推崇的,因为无论是听他的演讲还是读他的书,亦或是你请教他问题,他从来都会给你一个答案,而非模棱两可。

在我看来,最成功的CEO绝不会只是纸上谈兵,韦尔奇提出的培养人才的“4E”原则:充沛的精力(Energy);激发别人的能力(Energizer);敢于提出强硬要求,要有决断力(Edge);执行的能力(Execute),应说是对人才的经典诠释。

可我认为良好的心态也是当好领导的一个重要素质。正如普林斯顿大学贡三元教授所说,“成功=IQ+EQ+阿Q精神”。这是因为几乎所有的CEO在领导一个大公司的过程中,都会经历各种起伏,有时辉煌,有时低落,这就要求随时调整好心态,能承受,有担当,永远乐观和积极地面对现实。

当我在桑纳福(它曾是GE的公司,后来被剥离出来)工作时,恰逢桑纳福成立十周年,我作为公司重点培养的一名员工,有幸和韦尔奇一起吃饭。那时,韦尔奇告诉我们:“不同的视野相当于100个IQ点。”也就是说,看问题如果换一种方式,会使一个人的IQ增加100个点。就像《孙子兵法》表面上是一本讲如何打仗的书,但当你读最后时,会发现它其实是在讲如何避免战争。所以,做人做事都应有平和的心态,因为竞争最高的境界还是合作。 

话题:



0

推荐

张亚勤

张亚勤

64篇文章 9年前更新

1966年出生于山西太原,12岁考入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23岁获得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电气工程博士学位 (1989)。微软全球资深副总裁、微软亚太研发集团主席、微软(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数字影像和视频技术、 多媒体通讯及 Internet 方面的世界级专家。

文章